當媽媽四年了 可是...

當了媽媽才發現 做任何的事都要有超人般的速度

當了媽媽才發現 不管出門上班或聚餐心裡總是掛心著他

當了媽媽才發現 帶小孩出門吃飯要先張羅小孩吃 自己在狼吞虎嚥的吃完

當了媽媽才發現 睡覺永遠沒辦法深眠 旁邊稍有動靜就瞬間醒來

當了媽媽才發現 小孩還小的時候無意發個音或者一個笑容 我們就快樂大半天

當了媽媽才發現 小孩慢慢長大學會自理 我們的成就感來的比他還多

當了媽媽才發現 他是付出了妳的全部 哪怕是用生命保護他

當了媽媽才發現 什麼叫做痛苦併著快樂!

一個母親 要默默付出多少心血和努力 心裡有多少驚慌和恐懼 

小孩生病時忐忑熬過多少個提心吊膽的白日黑夜 卻還是永遠都輸在別人的一句無心言語與責備!

告訴自己放過自己吧!好媽媽沒有標準~沒有做母親的會害自己小孩~盡力就好!

  

這一個月來 遇到崽仔戴眼鏡的不適應 加上崽仔四歲過後有些情緒方面的問題我們還在找方式解決

久了以後 變成了我的無形壓力 先說說他眼鏡的部份 這段時間以來 都是我陪著他就診

倒不是崽爸沒幫忙 是我覺得一個人帶著他上診所我比較可以控制

但要面對的問題多 相對的壓力也會多 回來要跟崽爸及身邊的人解釋醫生建議了什麼

還有陪著崽仔面對戴上眼鏡的不舒服 身心有點疲憊下 焦慮就找上我!

一開始我先上網查了恐慌症的症狀 結果很多症狀都跟我發病相符

其實一開始我以為是甲亢的問題   導致有一些喘不過氣的症狀

但後來甲亢的值得到了控制   這症狀還沒得到舒緩   且特定發在某一些時間

例如  我一個小事沒想到。。。。一下情緒解不開想不開 以下的這些症狀馬上隨之而來

(說真的 發病時我最壞的念頭都出現過 但我有用意制力控制 大家別擔心)

ace8dd94-6e68-443c-a00f-8cb43e1e3df9  

經濟重擔與生活壓力容易使人過度焦慮 變成精神上的疾病!

如何辨識恐慌症狀 尋求醫療協助 並在日常生活裡盡量紓解焦慮 是現代人要學會的功課!

231382.jpg

我掛了亞東醫院的江惠綾醫生

其實這醫生主要是看小兒心智發展科的(這部份另外發文聊)

這位醫生很有耐心聽我的症狀(醫生又漂亮)

我覺得精神科的醫生很重要 會看精神科的人都算是有點情緒方面的問題

此時如果你又遇到問10句回你一句的醫生  我覺得病情會加重吧!

江惠綾醫生很細心的把我的症狀一一記錄下來 

其實在此建議各位  有些人不要覺得看精神科很奇怪  或者醫生開的會是安眠藥

有些心理上面的問題 本來就是沒有辦法解釋的 

這位醫生說  我這症狀有點像預期性焦慮  問題也不大 

如果好好用藥  3到6個月就可以完全停藥

我有把甲亢的藥一起拿給她看  她說甲亢的藥已經有顆鎮定劑了

她就開治療焦慮的部份給我就好   但吃她開的藥病發時不會得到立即的解決

建議我這段時間  先按時吃甲亢醫生開給我的鎮定劑

(其實甲亢那邊的鎮定劑是醫生開給我備用  甲亢的醫生說不吃也行   所以我停了好一陣子了)

其實大家最大的迷思還是精神科能開什麼藥?? 不就鎮定劑或安眠藥

其實這想法只對一半喔!!因為會有焦慮及失眠的症狀你是需要些許的鎮定劑或安眠藥沒錯

但醫生還是會針對你的症狀給些治療 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藥

231380.jpg

立普能膜衣錠 醫生看我的症狀不是那麼明顯 建議我睡前吃半顆即可

鎮定劑的部份因為甲亢那邊有開藥給我了  她就不重覆開藥給我 

她建議也不要等焦慮發作再吃(藥效會在半小時才發揮) 

所以她建議我鎮定劑先按時早晚吃(甲亢那邊也是寫早晚)

231381.jpg

不管憂鬱症或者恐慌症還是躁鬱症  其實你查發病的情形都大同小異

在我看來  都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的一部份

人的腦中會分泌一種血清素  隨時年齡及環境影響   這血清素會不足

(年紀是影響血清最大因素 不然你看學生壓力也大  怎麼不會發病  退休的人沒壓力但就是睡不著失眠)

這時醫生會開一些補充血清素的藥物   來治療這些問題

醫生說其實會有這些病   很多時候本來就沒辦法解釋為什麼會是你

加上會有這些病的人   大多數來自"體質"  也就是指遺傳的部份

像糖尿病來說  也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比較容易得到

如果說甲亢及糖尿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的問題

那憂鬱症或者恐慌症還是躁鬱症  就都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的一種

有的人會問說那我長期吃藥萬一停藥了  又睡不著還是又焦慮怎麼辦? 

還是我一輩子脫離不了藥物? 只能依賴藥物?

其實醫生的說法這就是預期性的焦慮 但我現在病情還未得到控制

所以會有這些想法很正常 等3~6個月用藥過後   這想法會慢慢消失

當然不保證會完全沒有  但此時意制力也就很重要了!

就是告訴自己 這些症狀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 且盡可能的轉移注意力

其實心理的病 還是有一部份需要調整自己的步調及生活壓力

以上是我個人的小小心得(最好我的朋友一輩子用不上)

另外特別要跟這陣子擔心我的家人朋友說 

我沒有問題的!

我還有你們還有崽仔 我會盡量讓自己快快回到正常

特別感謝老公最近的體諒 陪著我大哭一場說說心裡話

拍拍我告訴我 不管如何我還有他 他會一直在我身邊 

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

 
以下特別在網路查了一些資訊供朋友參考

如果家人朋友有以下這些問題 你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喔!

千萬不要跟他說「不要想太多』 這是非常爛的安慰喔!

建議他就醫 且堅定的告訴他 他永遠不是自己一個人 這點的關心很重要!

不用害怕恐慌症

罹患恐慌症的人大約佔全人口1~2%,但大多數不知道自己有恐慌症,長期忍受恐慌症的不舒服,

或因此不敢外出。其實,在精神科疾病裡,恐慌症對藥物的反應算是最好的。

恐慌症為什麼叫「恐慌症」,就是因為發作時通常毫無預警,

病人在短時間內出現頭痛、頭暈、心跳加速、手腳發麻、冒冷汗、吸不到空氣等強烈症狀,

極端不舒服到彷彿快要昏倒或快要死掉一樣。

但病人送到急診時,症狀可能早已緩解,各項檢查正常,然後急診科醫師會先告訴病人這是「過度換氣」。

但如果短期內第二次發作,病人開始擔憂會再度出現恐慌症狀,這時就要考慮是「恐慌症」了。

有些人還會出現「懼曠症」(這個中文翻譯怪怪的),

在人很多的賣場、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電梯、開車上高速公路、搭飛機、到空曠的野外,就開始出現恐慌感覺。

有些人會因此封閉自己的生活,不敢外出。有些人怕恐慌發作後有點丟臉,不太喜歡出門。有些人因此出現憂鬱症。

◎ 恐慌症跟「體質」有關,但治療效果很好

恐慌症發作嚴重時就像到鬼門關走一趟,會在病人心中留下恐怖的陰影。

這時我會安慰病人:「這是自律神經系統一時間亂掉了,但器官是好的,所以你到醫院檢查都正常」。

「但強烈的恐懼經驗會形成『身體記憶』,讓下次一點小事又引發電流『再來一次』,

可能會越發作越嚴重。這時要先靠足夠的藥物阻斷症狀,讓身體忘記這件事情,

三個月後就可以試著減藥」。多數病人這時會不斷點頭,同時逐漸能放鬆心情,不再過度擔心。

有些人會問說,為什麼我會得恐慌症,是因為壓力太大嗎?但許多人莫名其妙得到恐慌症,

許多人壓力超級大卻從來沒有恐慌症。目前醫學界傾向認為恐慌症跟「體質」有關,

但對治療反應不錯,90%的病人治療一個療程後,

就可以回復到病發前,完全沒有症狀,或有些輕微的症狀,但可以靠意志力掌控住。

◎血清素藥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恐慌症屬於焦慮症,「血清素藥物」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所以精神科醫師常會開來治療恐慌症。

但血清素藥物「修復大腦」的作用有時要等兩三星期,所以會加開一些抗焦慮藥物緩和恐慌症狀。

只要能找到適合體質的的血清素藥物,正常睡眠、正常飲食,少喝咖啡、濃茶,

一個月內會有顯著改善,90%以上病人在服藥三到六個月內可以完全停藥,不會再有強烈發作。

除抗用藥物、以及給予病人正確認知外,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也可改善恐慌症。

何謂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的要訣是輕鬆地坐著或躺著,一手放在肚子上,吸氣時要感受到氣有進到肚子裡,

吐氣時肚子會凹下去。吸氣慢慢吸,吐氣時速度更慢。這跟平常呼吸習慣不同,

剛開始可能會有點手忙腳亂,多練習幾次就熟練了。

重點是:如果動作正確,做一兩分鐘就會開始有放鬆的感覺。

當焦慮症狀出現時,臨時服藥還得等藥物消化吸收,

但腹式呼吸可在五分鐘內就讓輕微的恐慌症狀緩和,不會猛烈爆發。

不過,由於我們很難預知下次恐慌發作是「輕微的」還是「嚴重的」,

最保險的方法,還是先接受藥物治療,然後開始練習腹式呼吸。

恐慌症病人常伴隨強烈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但器官本身正常,醫院檢查也都正常。有些病人剛進診間時,

因為恐慌症狀不斷重複出現導致全身發抖、無法克制,擔心自己得到重大疾病。

但在治療後,多數人很快就恢復平靜,只剩下偶爾出現的殘餘症狀。

及早察覺自己得到恐慌症,到專精的科別看診,我們並不需要害怕恐慌症。

恐慌發作時該怎麼辦?

1.恐慌發作時幾乎都會呼吸困難,儘量運用呼吸放鬆法來控制呼吸,緩和症狀,及轉移注意力。坐下來靠著休息。

2.開車時恐慌發作,停靠路邊,或專注於前面車牌。上班恐慌發作,緊抓椅子把手。

3.制止負面想法,提醒自己:恐慌發作不會使人心臟病發、不會使人停止呼吸、不會使人死掉、不會使人失、不會使人發瘋。

4.告訴自己正面訊息:「很快就會沒事」、「很快就會放鬆」或「我沒有危險」。

5.如果還是不能放鬆,情況許可時,可以試試醫師幫你準備的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