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過飯店的早餐以後 不想連兩天吃一模一樣的東西(有先去餐廳看過)
決定步行約三分鐘來去買麥當勞早餐
澳洲人真的很妙 因為語言不通加上他們對於工作沒有多大的熱忱
所以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會得到在台灣麥當勞這樣的服務
點餐時因為語言不通 所以就用圖片跟店員說你要什麼
然後國外的早餐 好像沒有像台灣這樣有幾號餐 老公買回來說只能單點(且也不算便宜)
許阿祺去買下場沒有更好 她說有套餐 但她的意思是要三號餐(比了3還是說了3)
店員送三份一樣的東西上來 跟他說不是這樣 態度不太好的也沒回收還是臭臉(結局有點忘了)
總之呢!去國外玩就要接受當地人的風俗民情 也才能了解灣真的是很幸福的一個國家(只是服務業不是人這樣)
麥當勞跟我們的飯店才這樣的距離(站在麥當勞前拍飯店)
退房囉!崽仔堅持自己推行李。。。。
遊記拖太久的壞處。。。
我忘了導遊特別介紹在雪梨歌劇院旁的這家飯店叫什麼名字
還是導遊介紹說是住家?
跨年煙火才會在電視上看到的建築物 活生生的出現在我眼前
雪梨歌劇院 最能代表澳洲雪梨的建築物
雪梨歌劇院始建於1959年 1973年正式落成
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目前建築類世界遺產而言應該是最年輕的)
歌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Jern-Utzon)裡面有音樂廳、歌劇院、話劇聽、戲院、藝術廳等等..
碩哥擺了很帥的pose
雪梨歌劇院的左前方就是雪梨的金融中心
歌劇院的下層走道 旁邊店家是賣紀念品 有些澳洲雪梨限量品 在這邊才買的到喔!
潘朵拉也是一個小小櫃位 但價格部份(一樣的東西) 在這裡跟雪梨市區比 貴了一點點喔!
沿著這樓梯往上走 可以進到雪梨歌劇院內部!
我們的行程包含了歌劇院的內部導覽
30分鐘的導覽活動可以了解歌劇院的建築過程及歷史背景並且一窺音樂廳內部的面貌
外廳的牆壁屋頂線條很美 透進來的光線讓歌劇院的內部多了幾分柔和
雪梨歌劇院裡頭的主結構是特殊水泥鋼骨 觸感冰涼滑順!
歌劇院裡頭的面海平台
紫色地毯是給英國女王陛下來時進音樂廳的入口
紫色也是英國皇家的代表顏色(英國曾殖民澳洲) 地毯全都是用澳洲100% 純羊毛所製成
從歌劇院裡頭也能看到港灣大橋
從雪梨歌劇院往外拍攝港灣
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
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
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大約2500人。
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
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
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演奏廳的內部結購 親眼所見果真是氣勢非凡
聽導覽員解說 演奏廳的吸音相當的好 演奏的回音也是相當的棒!
導遊有特別介紹雪梨歌劇院的設計靈感來源
是由於烏松先生看到太太在廚房切柳丁
聽說建造時遭受很多挫折與負面批評
但沒想到最後竟成為澳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
讓雪梨人相當引以為傲
在這座城市 每天都讓人想坐著發呆就好 難怪澳洲人步調如此的慢
小子不是追追鴿子就是拍拍照
跟香港一樣的無頂公車
路邊的遊覽車
澳洲雪梨街景
兩兄弟行程來到最後一天 連看到螞蟻都新奇 這也是帶小孩出國最大的意義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這是我帶著崽仔遊過沖繩。日本大阪合掌村。還有澳洲最大的感觸!
午餐來到了澳洲有名的漁市場
漁市場不大就是照片所看到長長的一條 左右兩邊都有各式各樣的開放式海鮮店
有點像是雪梨版的竹圍漁港
有一大區域是開放式賣漁貨
各式各樣的大蝦跟龍蝦
圓滾滾的章魚
零售秤重量賣的 價格上面標的非常清楚 環境也相當乾淨沒什麼魚臭味!
超大顆的生蠔 我想喜歡生蠔的饕客們應該會喜歡 但我個人是不敢吃!
海鮮拼盤看起來也是相當美味
這裡面還有賣壽司的地方
最後我們選擇這家餐廳 崽仔說要吃炒飯
生魚片及握壽司
海鮮麵 味道相當不錯!(但麵條的口感有點像韓國泡麵)
我愛吃生魚片 所以特別再去加點的
來漁市場可以找朋友一起購買喜歡吃的海鮮 單買一份份量太多 能吃到的種類就有限
整個這樣吃下來 我們一家三口花了約台幣1200元上下
這罐600ML的可樂 台灣大概賣台幣30元上下
這罐600ML的可樂 澳洲大概賣澳幣3元上下
(台幣換澳幣匯率是1:24上下)
漁市場裡頭的坐位有限 可以到外頭找位置坐 但坐外頭的壞處是。。。。
海鷗雖然看起來很可愛 但只要你一沒注意 牠們看見食物馬上就把你搶走了!
免稅店
選購當地的特產 我的一些小建議 出國玩吃的開心玩著盡興比較重要
一些特產買回去 送人不見得人家喜歡(主要也不是很便宜)
再來像是這裡的特產綿羊油 但台灣並不是那麼的乾冷 其實也用不太到(我只買一些擦手腳)
另外還有一些玩偶小吊飾 但質感很一般般 你說收藏也不是特別有意義
以上我的小小經驗談
沒什麼好買的 我跟老公都坐在店裡面發呆了!
往下一站港灣大橋
要上去港灣大橋 有些樓梯要走喔!
70多年歷史的雪梨港灣大橋 算是雪梨另一代表性的建築物
可花錢上去橋的最上面(但導遊留的時間不多) 但聽說高度也真的很可怕!
獨特的視角欣賞雪梨港灣兩邊的美景
岩石區-The Rocks 為雪梨第一個開墾發展的地區
它雖被為數多的不得了的商店、餐廳所包圍,不過還是可在一些古老的英式酒吧,
或斑駁的巖壁中看出埋在這裡的一段歷史。話說1787年來自英國的菲力浦船長(Arthur Phillip),
將這個首度落腳的港灣取名為雪梨灣(Sydney Cove),
並帶領隨同前來的警衛與犯人,在這塊砂岩海角上紮營,自此開啟了澳洲的歷史新頁。
小子拍的
漫步岩石區 可以看到雪梨成長的步步遺跡
每逢週末(週六與週日)
岩石區的週末市集就熱鬧起來 有許多人帶著自己收藏的寶物來此販售交易
有許多收工藝品特色商品琳瑯滿目
還有販售袋鼠腳的抓扒子
澳洲騎警
從岩石區差不多步行約15分鐘 終於找到星巴克(因為有同事要買紀念杯) 在澳洲星巴客不算多喔!
小子們的飲料
冰摩卡及冰拿鐵 跟店員要一杯水 還用杯子裝(終於在星巴克買到澳洲人的服務了)
旅行能帶著小子一起玩當然就比較不會掛心 但真的常常怒意滿到最高點(在這裡就上演一秒變潑婦的戲碼)
漫步回岩石區
寫了明信片 但不敢在這裡的郵筒投 怕僅限國內的 那不就永遠都寄不到了!
路上剛好遇到有店員發汽球
兩個小子開心的咧!
岩石區的步道 有個三面刻著人像的浮雕大理石柱 分別為軍人及犯人還有平民
軍人是為了鎮壓犯人的(我只拍到這一面) 這裡原為傳統澳洲原住民的發源地
是第一艦隊的海員在1788年登陸的地方 後來更成為英國人在澳洲的首個殖民地!
這裡的建築都算是有歷史的痕跡
在這裡碩哥的汽球不小心飛走了!
導遊特別推薦奶油玉米 攤位不難找 賣的東西很簡單就是玉米+罐裝可樂或雪碧
我記得好像有玉米+罐裝可樂的套餐 (然後我老公為什麼要翹小指?)
離開岩石區
回台灣前的最後一餐竟然是吃韓式風味料理(我們不是來澳洲嗎?)
雞肉燉鍋裡面有兩個小雞腿跟兩個翅膀 四人份剛剛好!
韓式料理最不可少的就是韓式小菜(可以無限續)
四種小菜分別為泡菜。海帶。黑豆跟醃蘿蔔
崽仔自己也吃的很開心 帶小孩出國最輕鬆的還是他已經能自理的階段
告知崽仔汽球不能拿下車 他很懂事的還跟他的汽球告別 我好怕他堅持要拿下去喔!
導遊在這裡統計了我們要的袋鼠餅乾箱數 直接幫我們打包拖運
準備拖運行李囉!
澳洲其實真的沒什麼好買的 去日本玩 回程行李重量隨便都破30公斤吧!
澳洲時間晚上10點10分起飛
前往辦理出關手續
特別提醒一下 澳洲人很懶 (導遊說的不是我說的)
如果你不想你的護照乾乾淨淨的
就是出入澳洲都沒有出境跟入境章的話
一定要出動你的手 跟海關人員比一下蓋章的動作(記得面帶微笑+裝一下可愛)
雖然他會很不爽的 從他身後拿出印泥跟章出來蓋 但至少你的護照是有出入境證明的
(黑色的章分別為入境跟出境澳洲的證明)
我覺得我們遇到的導遊很盡責 這些小舉動也是她提醒我們的
隔一個星期出發的同事們 就沒有遇到這位導遊 也沒有特別提醒這些事
雖然可能這是很小的事情(但導遊的好壞我覺得也是看小事)
把剩下的澳幣零錢 買TimTam巧克力
免稅店有賣樂高
他老杯給他選一組當生日禮物(我們去玩是4月...小子是8月生的)
機場的免稅店很多 但其實東西都沒有特別的便宜 我們就坐在麥當勞吃吃冰淇淋
倒數一小時我們要上飛機了!(這是剪羊毛秀嗎?)
準備登機才發現。。。我們要投的明信片還在包包裡 感謝許小棋飛奔幫我們去另一邊的登機口投入郵筒
雖然其實後來收到 上面什麼章也沒有 但至少折過的痕跡證明它是坐飛機回來的 不是我們放在包包帶回的
(是說澳洲人真的很懶耶!!!你在明信片上面蓋個郵戳很困難嗎????)
在澳洲沒買到安眠藥只好怒吃暈車藥!(希望能如願的暈過去)
小子我也要給他二分之一顆 但他看起來怎麼精神很好的樣子
這次坐在飛機的倒數第二排 我覺得能坐在最後一排的旅客很幸運 因為椅背用下去也不用太擔心後面的乘客
這趟的飛機好像比較新型 位置也比來的時候寬一些些(真的就一些些)
但由於是一家三口 所以旅行社在劃位的時候 幫我們安排在中間三個人的位置
起飛回台灣囉!!!
飛沒多久餐點就送上來了!
崽仔的兒童餐 肉醬筆管麵(他睡了 我就幫他嗑掉了)
兒童餐附上的餅乾飲品 那包飲料好像是蘋果口味 我喝一口差點吐出來
還有甜死人的TimTam巧克力 其實有人說好吃的東西 未必合自己的口味 像這巧克力真的是太甜了!
2015-04-18 我們一家三口在澳洲雪梨 天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