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一年,不常特別回想自己這一路走來到底多麼辛苦
但偶爾覺得委屈覺得累的時候 (特別是跟孩子發火過後)
對他的未來感覺到擔心及不確定時,焦慮的感覺就會特別的明顯
覺得安慰的是,這些年來有許多把這些看在眼裡的朋友們
你們的幾句安慰,才會有種自己所有的委屈和痛苦,被理解了
好像終於有人懂了,這一切不是媽媽過度教養或者是教育失敗所造成的
孩子從小到大,大小傷不斷,但無論怎麼講怎麼提醒
好像只有媽媽變得叨唸,他並沒有從這些經驗中學乖
長期處在這種痛苦壓力中,有時很艱熬,有時更感到灰心
當初過了一連串的評估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時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縮寫為ADHD)
了解到每一類的障礙都有屬於它的主要症狀,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會反應在注意力缺陷、過動及衝動等自我控制缺乏問題
突然心疼他這一路以來,其實是需要被幫助,需要被理解,需要有人懂得欣賞他,就是這樣而已
回想起他有好多特質,很有創意,很堅強,對他喜歡及愛的人總是特別體貼
每一次的受傷,看著他眼淚都沒流的坐在診間,想哭的其實是媽媽本人
而這一切其實很難完全讓外人理解,連自己消化到接受,都花了一對很長很長的過程及時間
對不知情的外人而言,孩子的不遵從,是大人不懂得提醒管教,強硬的命令孩子和我,要照著你的自以為是做
如果教養中的媽媽歇斯底里,太嚴肅太命令式教育,像是不給吃糖不給3C不妥協等,就是造成孩子越是叛逆的最大禍首
被這一切貼上的標籤,讓我感到壓力,感到無所適從
請諒解有時保持沈默,也是一種尊重,因為你不是需要對孩子的人生負責任的那個人
媽媽們的心裡壓力,是身邊太多人的自以為好意
但實際上卻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建議,因為那是不負責任的關心只是假象的正面能量
沒有一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其實沒有那麼差”
別說我們想太多…我們只怕我們想太少
能寫下這段,並不是我已經走出來了
而是我跟孩子依然還在這些過程中,背後還是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
我期許自己夠強大,成為孩子最有力量的同行者,每一個決定都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
雖然當下的判斷對於日後未必是最好,但也只能告訴自己
這是妳目前最好的決定,相信孩子更要相信自己
這一切最需要的是是父母親的堅持跟愛和包容,這樣就夠了...就夠了